2008年9月1日,永業行開展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來源:原創文章發布時間:2008-09-01瀏覽次數:4850
近期,永業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系統研究。
隨著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第二批城鎮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與考核試點工作的啟動,永業行迅速展開各項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在項目運行過程中技術人員發現,近幾年來業界對土地集約利用的評價主要是以行政區域或者功能區域為單位開展的,其評價指標也都是從宏觀層面構建的,而對于具體行業如工業土地利用的集約評價,相關研究并不多。工業用地作為土地利用的一個子系統同樣需要集約利用,但目前國內還沒有統一的指標體系和標準值。為此,永業行對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較全面深入地探討和研究。
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以及對各類業界觀點進行分析和綜合,同時結合豐富的集約利用評價實踐經驗,永業行針對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工業用地集約利用應包含經濟、結構、生態、動態四層涵義,即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依據,在合理布局、優化用地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存量土地投入、合理配置相關生產要素、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利用強度等途徑,不斷提高工業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此外,綜合考慮工業用地的利用特點,技術人員認為,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應當包含土地投入強度、土地產出效益、土地利用結構和土地生態效益四個因素12個評價指標。
從實際情況來看,上述指標體系不僅有效地反映了工業用地規律,而且具有較好的現實性和操作性。下一步相關技術人員還將對這些指標的合理值確定和指標體系的應用做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建立工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