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概念興起于浙江省,2014年10月時任浙江省省長李強首次提出特色小鎮的概念,并將特色小鎮與驅動新經濟的七大產業發展相提并論。2015年底,借助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將特色小鎮這股東風吹向了全國。
無特色,不小鎮。特色小鎮之所以“特”,主題定位是關鍵。如何尋找主題定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從歷史傳承中找主題
地域歷史經歷時間的沉淀,再加上地域因素的獨特性,可應用的元素更加豐富和廣泛。在特色小鎮主題選定中可以充分挖掘當地的歷史起源、歷史典故、歷史傳說、名人故事、歷史事件等進行整合效益,確定具有特色的主題定位。如山西的平遙古鎮,通過對晉商、晉文化的表達,形成鮮明的主題。
下圖為平遙古鎮實景圖
2、從特色文化中找主題
著名的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將佛祖拈花一笑的傳說結合地域的“凈空、凈土、凈水”的資源特色,成就了禪意主題。
根據湖北省旅游發展戰略中“東禪西道”的定位,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擁有“四祖寺、五祖寺、妙樂寺”等名寺,以名寺為依托形成湖北省首個禪文化特色小鎮。湖北鄂西十堰丹江口官山鎮通過道教文化的影響力形成“武當山南神道道家養生小鎮”。
下圖為拈花灣實景圖
3、從民俗風情中找主題
民俗風情是當地人、物、餐飲、居住、服飾等形成的綜合文化,貼近生活,更容易被大眾認可和接受。民俗小鎮可依托當地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節慶等民俗等形成獨特吸引力。如“陜西袁家村”就是典型關中文化,富有關中地域特色的土黃色、灰色、白色,高高掛起的紅燈籠,濃厚的“秦腔”,充滿歷史感的油坊德瑞恒、醪糟坊稻香村、豆腐坊盧氏豆腐、辣子坊天一閣…..無不表達了關中人的生活情懷。
下圖為袁家村實景圖
4、從自然資源中找主題
不同風貌的山水湖林同樣表達著不同的地域特色,如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張家界的奇峰異石、內蒙的大草原、新疆的沙漠戈壁,給我們傳遞著不一樣的感受。在特色小鎮主題定位中,自然資源的利用首當其沖。在自然資源的利用中除了地形風貌外,地質資源的利用也是亮點,如溫泉資源。目前湖北應城市湯池鎮的養生小鎮依托溫泉資源發展成養生小鎮。
下圖為溫泉小鎮示例
5、從動植物情懷中找主題
人類與動植物天生有難以割舍的情愫,特色小鎮定位中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特色的動植物資源進行主題的打造,使人產生情感的共鳴及文化旅游體驗。如“郁金香小鎮“、“桃花小鎮”、“梅花小鎮”、“熊貓小鎮”、“孔雀小鎮”等。
目前在湖北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利用當地的艾草種植特色及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影響力,形成本草綱目小鎮。
下圖為郁金香小鎮示例
6、從特色產業中找主題
特色小鎮的發展不僅依托特色文化主題,產業鏈的導入能使特色小鎮活起來。從當地的特色產業中挖掘產業鏈優勢,形成真正的“產、城、人、文“結合的特色小鎮。如浙江宜興的紫砂小鎮、江蘇泰州市的中藥小鎮。
目前湖北黃岡羅田縣九資河鎮·茯苓小鎮,依托于羅田區域內的茯苓產業鏈形成特色小鎮;黃石市陽新縣富池鎮依托于當地的特色產業金、銅、礦業,結合當前國家提倡的綠色發展路線,形成“綠金小鎮”。
下圖為中藥小鎮示例
7、從建筑文化中找主題
建筑風格不僅反映了歷史的變遷,更反映了區域文化的特性,是區域生活方式的重要傳承。特色小鎮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特色挖掘主題,如廣東梅州客家小鎮,用圍屋文化表達了族群遷徙過程中的艱辛和生命的韌勁。又如“烏鎮、西塘”用江南水鄉的灰白色建筑掀起了淡淡的鄉愁情韻。在以建筑為主題定位的小鎮中需要注重建筑與人文情懷、歷史文化情懷、自然情懷的結合,不能為建筑而建筑,從而使建筑失去了根本的依托,不能產生情緒的共鳴。
下圖為梅州客家小鎮圍屋實景圖
8、從文化現象中找主題
熱門的文化現象也是特色小鎮選定主題的途徑之一。如白鹿原特色小鎮利用《白鹿原》小說及電視劇積累的人氣和關注度應運而生。又如湖南鳳凰古鎮因為沈從文的《邊城》一書引起人們的關注,從而發展成現在熱門的旅游小鎮。在特色小鎮利用熱門文化現象作為主題時需要注意文化現象與實際結合,需要把文化現象更多地轉換成文化旅游體驗并形成相關的產業鏈,特色小鎮才能真正落地。
下圖為白鹿古鎮實景圖
9、自創性主題
在特色小鎮發展中可以充分考慮小鎮的地域位置優勢、交通優勢、周邊輻射效益優勢等,通過新穎的方式創造主題。如山東日照由于舉辦過2007年中國水上運動會,以此為基礎發展“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近兩年風頭正勁的浙江莫干山“裸心”體育小鎮,以探索運動、戶外休閑、騎行文化為主要特點。
下圖為“裸心”體育小鎮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