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政策調控頻出的一年,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政策主基調,全國各地城市政府從“限購、限貸、限售、限價”四限來落實穩房價、控租金,降杠桿、防風險,調結構、穩預期的目標任務。2018年3月,兩會再度重申“房住不炒”;7月,政治局會議從“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升級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8月,住建部提出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2018年,武漢市房地產政策響應中央“房住不炒”的主基調,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型需求的同時,加大力度擠壓投資、投機性需求,多方位的加強調控措施,全面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
(一)?力保購房剛需優先
?
根據試點工作要求,開發企業自愿參與剛需優先選房,拿出符合條件的新建項目中120平方米以下戶型中的40%的房源,供剛需購房家庭優先選擇。
?
6月28日,武漢市房管局發布《武漢市剛需無房家庭首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優先選房操作規程(試行)》。按照新規,在武漢市無自有住房、符合武漢市住房限購政策規定、自本次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武漢市無住房交易記錄的家庭可優先選購1套新建商品住房。新規還明確規定,符合條件的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剛需優先選房比例不少于60%。
?
9月10日,武漢房地產開發企業協會和武漢市公證協會印發《武漢市剛需無房家庭首次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優先選房公證搖號規則指引(試行)》。根據規定,今后符合條件樓盤實行剛需優先選房時,必須使用官方統一軟件實行搖號。
?
11月15日起,武漢市備案均價低于2萬元、面積小于140平方米的房源將優先提供給剛需無房家庭,后湖、白沙洲等熱點區域剛需房源比例提高至100%,其他區域提高至80%。
(二)?加快培育住房租賃市場
?
增加租賃住房供應、培育租賃企業、規范租賃住房管理;合理建設人才公寓、藍領公寓、青年公寓等租賃住房;新建的職工宿舍,人均使用面積不低于5平方米,同時,應根據實際需求情況,完善公共食堂等生活配套設施,推動實現職住平衡。城中村改造產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并由其自主經營管理或委托住房租賃企業出租經營。對于商辦用房改建有具體監督管理措施;一次性收取租金不得超過5年。
?
為進一步完善公租房運營管理機制,更好地吸引企業和其他機構參與公租房運營管理,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推行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試點方案的通知》,湖北省等8個?。▍^)納入開展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試點。截至2018年9月底,湖北省有約51萬套公租房,其中,政府投資的公租房約39萬套,90%以上都已分配。
湖北省初步確定以武漢、宜昌、襄陽3市并選取1到2個縣(市)作為試點城市,按大、中、小3個層級城市開展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的全國試點。每個市州確定一個縣(市)(或市本級)作為省級試點。
?
“長江資管-武漢地產公租房資產支持專項計劃”11月14日正式成立,并成功發行,這標志著全國首單以公租房租金收入為底層資產的資產證券化項目在我省落地。
(三)?規范市場——宏觀調控
?
2月11日,省物價局以《緊急電報》形式向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物價局(發展改革委)發出《省物價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監管的通知》(鄂價電[2018]3號),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加強監測監管,穩定市場預期,及時提出價格監測預警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價格監督檢查機構要充分發揮12358平臺作用,密切關注并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在房地產交易中的下列價格違法違規行為。三是進一步加強巡查檢查。要充分發揮信用建設在市場監管中的積極作用,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推進建立聯合懲戒機制,推進建立嚴重失信“黑名單”。
?
武漢市將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銷售全過程監管,實行銷售方案備案與公示、售前約談與承諾、售中現場巡查及售后報告與抽查等四項監管制度。
?
用地供應:武漢市將編制2018年至2022年住房發展規劃,提高公租房、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在住房供應中的比例。省內熱點城市要提高住房用地比例,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建議按不低于25%安排,力爭用3到5年時間,公租房、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武漢將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在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情況下,非房地產企業的國有土地可作為租賃住房用地。
房價控制:各地將把房價控制目標分解到月,引導開發企業合理申報預售價格。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將會商國土部門,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根據當地房價控制目標,限定不同區域最高房價管控目標。
風險防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求各地提高市場風險預警預判能力,房管部門要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購房、購地融資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嚴控加杠桿行為。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倡導采取公證搖號方式公開銷售。
?
日前,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和省國土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市、州、縣須在每月15日上午12時前,定期發布本地區上月房地產市場信息。包括:
①“供應信息”,即新建商品房預售許可套數及面積,住房租賃企業及租賃項目名單,房地產開發用地供應宗數和面積。
②“交易信息”,即新建商品房、存量房銷售套數和面積。
③“庫存情況”,即已批準預售但尚未售出的商品住房的套數和面積。
?
8月13日,武漢市就《進一步推進房地產經紀服務平臺存量房交易房源信息掛牌工作的通知》公開征求意見,擬在全市正式推行二手房房源掛牌制度。
9月1日起,未經認證的二手房,將無法進入發布和交易環節,中介門店對外發布這類未經核驗房源,將被按照發布虛假房源查處。
?
9月25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商局聯合印發了《湖北省住房租賃合同示范文本》,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省住房租賃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在開展住房租賃業務時應當提供本示范文本,供當事人閱讀。主要內容包括:房屋基本情況、成交方式、租金、押金約定、房屋使用維修安全等15條,進一步規范住房租賃行為。
(四)?規范市場——建設標準
?
1月15日,武漢正式發布《關于規范住房租賃服務企業代理經租社會閑散存量住房的試行意見》,承租人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符合條件的客廳可進行裝修改造后出租。
12月13日,武漢市發布《關于規范全裝修商品住宅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進一步規范全裝修商品住宅設計施工、質量監督和銷售管理工作,要求全裝修商品住宅交付標準不得低于樣板房。
(五)?規范市場——專項整治
?
4月,湖北省計劃實施住房公積金“擴面行動”,對開發企業拒絕或變相拒絕公積金貸款的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有相應行為的開發企業將被約談,并責令限期整改。
?
7月23日,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物價、工商、稅務、銀監、公安、司法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湖北省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從7月至12月,在全省開展治理專項行動。此次行動的整治重點針對30種行為,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按政府備案價格銷售商品房,或以附加條件限制購房人合法權利,變相實行價外加價,如捆綁車位、家電;商品房預售方案備案為毛坯房的,擅自以全裝修商品房的方式銷售;捏造、散布不實信息,曲解有關房地產政策等行為。此外,捂盤惜售或者變相囤積房源;以“首付貸”等形式,違規為炒房人墊付或者變相墊付首付款;中介機構與投機炒房團伙串通,謀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也在此次治理范圍內。
2018年5月,武漢警方經過數月偵查破獲一個在房屋租賃行業欺行霸市、截留租房資金的新型涉黑涉惡團伙。全國首例“房屋中介涉黑案”由此引發關注。繼打掉國內首個房屋租賃中介涉黑團伙后,武漢對5071個房屋租賃中介機構開展行業排查。根據武漢市房管和工商兩部門對近年投訴情況的匯總以及行業摸排情況,559家“問題”租房中介被列入重點整頓的名單。
10月11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出臺《湖北省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等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打早”“打小”,加強監測預警、源頭治理,努力遏制非法集資風險,促進我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