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業行榮獲湖北省土地估價與登記代理協會授予的“湖北省不動產登記與評估行業扶貧攻堅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精準扶貧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利器。近年來,永業行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投入200余萬元,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教育扶貧、公益慈善扶貧等方式,多管齊下開展扶貧工作,為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貢獻民企力量。特別是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以來,永業行積極響應,在湖北、貴州、新疆等地大力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在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群的生產生活條件、以及推動扶貧事業健康發展方面始終提供力所能及的力量。
產業扶貧:拓寬農戶增收致富路
荊州市石首市大垸鎮四嶺子村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的重要扶貧村。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永業行董事長兼總裁潘世炳在一次調研走訪中了解到,四嶺子村存在產業發展結構單一、轉移就業和增收難度較大等情況。為此,潘世炳帶領永業行技術人員多次深入四嶺子村,同村黨支部、村委會一道,走訪種植大戶、農民和貧困戶,調查研究四嶺子村耕地土壤、農業資源等條件,查找四嶺子村農民貧困、產業發展緩慢的根源,探討推動大垸鎮四嶺子村精準扶貧工作、促進四嶺子村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思路,自費投入近10萬元編制了《石首市大垸鎮四嶺子村精準扶貧及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作為爭取項目支持、指導扶貧工作、招商引資、促進產業發展的依據。目前,四嶺子村現擁有扭轉土地880畝稻蝦聯作、中藥材種植430畝,52千瓦的光伏發電站等主導產業,便民服務中心80平方米,每年可解決村集體經濟收入4萬多元;參與石首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每年還可增收4萬元左右,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在永業行的帶動下,當地還進行了一部分產業調整,如引進油桃、獼猴桃、艾葉、蒲公英等經濟作物,發展“麋鹿文化+農耕文化”鄉村旅游,多方面發展特色產業。
黨建+扶貧:傳遞愛心 共享書香
2018年6月底,永業行黨委結合公司開展的系列黨建活動,為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張家口村“同心書屋”發起主題為“傳遞愛心·共享書香”的圖書捐贈活動,在總部及各分部共籌集圖書330余冊,種類涵蓋基層黨建、種養殖技術、法律法規、人文社科、少兒讀物等,扎實開展知識扶貧,幫助村民充實閱讀資源,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7月6日至7日,永業行董事長兼總裁潘世炳親自將首批捐贈的圖書送往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鎮張家口村“同心書屋”。
教育扶貧:關愛學子 溫暖未來
在教育扶貧上,永業行亦是不遺余力。自2015年開始,經武漢市委統戰部考察同意,結對幫扶武漢西藏中學預科班學生益西拉宗,通過打電話、發短信、帶領家人定期看望等方式與益西拉宗一直保持著聯系,益西拉宗的成績也逐步得到提高;2018年,在武漢市政協民宗專委會組織的“武漢西藏中學'江城有我家'活動”中,執行總裁王琴也結對幫助一名西藏中學學生;名譽董事長方國成連續十余年通過教育部門捐助貧困學子;公司先后投入近5萬元在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店子河、恩施州利川市謀道鎮星光村、海南省樂東縣抱由鎮抱邱村等多個省市區縣的鄉村,出資修繕小學校舍,購置學習用品、體育器材等;在資助貧困大學生上,永業行從2011年起就在華中農業大學設立獎學金,出資20萬元獎勵該校優秀本科生及研究生;與沈陽農業大學等高校聯動,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助學金、實習實訓、勤工儉學機會等,致力為寒門優秀學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公益慈善:大善若水 澤及萬物
永業行的領導班子堅持“社會責任大于企業價值”的理念,在集團1100余名員工中積極引領公益活動。董事長兼總裁潘世炳在九寨溝、雅安、玉樹、汶川地震期間帶頭捐款;在2016年湖北洪澇災害期間,親自帶隊前往黃陂等受災較嚴重地區將物資和善款捐助至當地政府部門;多次參加中央統戰部、住建部、國土部等舉行的專家座談會或論壇或考察,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海南、新疆、西藏等十多個省市進行公益授課,對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積極投身國家慈善扶貧事業,不僅是永業行回饋國家和社會的企業責任之所在,更是與永業行誠信公益品牌責任的核心價值觀緊密契合。永業行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企業,始終堅持社會責任大于企業價值,用心懷感恩回饋社會,用公益傳遞正能量力量,這是永業行19年來的行動,也是永業行未來的發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