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演變
2015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28號)
指導思想:市場導向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價格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為市場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的政策調整。
2017年
礦業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國發〔2017〕29號)
在出讓環節、占有環節、開采環節、治理環節,均提到要將礦政管理與反映市場關系的礦產價格和經濟水平掛鉤,具體就是出讓環節---基準價制定 ? 占有環節----礦業權占用費。開采環節---資源稅從價計征。治理環節---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
2018年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 印發自然資源部“三定方案”(廳字[2018]69號文)
深化礦政管理的三個方向
?
2019年
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測司關于印發《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2019年重點工作》的函(自然資礦保函〔2019〕21號)
……
(七)加快礦產品市場監測體系建設。以戰略性礦產為重點,開展監測點網部署工作,增強數據獲取能力,構建一手數據采集平臺,及時發布主要礦產品產供銷和價格信息,動態反映礦業領域新情況新問題新動態新趨勢。
……
截至當前,全國共計9個省份正在連續性開展礦產品市場監測工作。預計往后,更多省份將加入監測陣營。
二、永業行特色
以永業行為技術支撐單位的湖北省礦產品價格監測工作,源起于2013年湖北省礦產資源補償費網上征收管理改革,服務于礦產資源補償費陽光征管和礦業權評估報告質量監管的需求。隨著新常態下的礦政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大數據技術的興起,現已逐步發展為兼具各省特色的“互聯網+”管理創新形式,實現了5個首個的全國定位。
永業行先后研發了湖北省礦產品市場價格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礦業咨詢AVM模型、礦業權評估速算系統等信息服務平臺,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同行前列。
信息化成果
網址:www.chinampp.com
湖北省礦產品市場價格動態監測信息服務平臺
礦產品價格監測是湖北省“量價雙控”整體規劃的一個部分,其監測對象主要是礦產品的“銷售價”及“銷售量”。
橫向上加強與省直部門合作,打破信息孤島,建立資源稅聯合征管機制
縱向上以縣(市)國土資源局為多元支撐,逐步由省級層面單獨監測擴展為“省-市-縣”三級聯動監測
1、啟動湖北省礦產品價格監測項目以來,實現27到64個監測試點縣(市、區)的空間布局
2、重點監測點企業
3、監測資源重點縣(市、區)區域覆蓋率達到62。7%,礦種覆蓋率達到83%,交易覆蓋率達到92%;共計發布了71期湖北省礦產品市場價格監測成果
4、應用與實踐
?
2019年3月,《湖北日報》對省自然資源廳牽頭,永業行承擔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項目”進行報道。湖北省礦業權出讓收益基準價是建立在多年對礦產品價格動態監測大數據支持的基礎上,以嚴謹的姿態,科學的方式對出讓收益征收管理進行了制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5、推廣
湖北省礦產品價格動態監測工作運行六年多來,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監測工作機制被作為典型向全國推薦,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和河北、四川、重慶、甘肅、河南、湖南、云南、廣東等省(市)自然資源廳均曾到我省開展調研,湖南、重慶、甘肅省也借鑒我省做法嘗試礦產品價格動態監測。
2019年3月永業行與“礦材網”合作,率先在廣東省開展了礦產品價格動態監測工作,并且得到了當地主管部門的認可。
三、展 望
湖北省礦產品價格監測是建立“基準礦價”的數據參照基準,是架接礦產資源實物量與礦產資源的價值量核算之間的橋梁,是從實物量管理向價值量管理的必由之路,是礦產資源管理向礦產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管理邁進的助推力量。
監測手段和監測成果的運用有利于:1、助推礦產資源、資產、資本一體化改革;2、服務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管理;3、促進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4、響應國家大數據信息中心建設;5、保障國家稅收權益等。
以市場為導向,以“互聯網+”為新的驅動力,永業行將在服務于新常態下的礦政管理改革的道路上繼續深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