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房地產業協會會長潘世炳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的第13個年頭。自2008年當選為湖北省政協委員至今,潘世炳先后提出了40多個提案或建議,大多被采納落實。
2020年1月11日、12日,湖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分別在武漢開幕。會議期間,潘世炳帶來了四項提案,分別聚焦生態補償、國土空間規劃、優化營商環境和深化區域協同等問題。
“身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和民營企業負責人,我最關心的就是營商環境。”1月13日,同時擔任“湖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和永業行咨詢評估機構董事長兼總裁的潘世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中,在“關于湖北省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幾點建議”中,潘世炳建議:“實行競爭中性原則,確保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平等地位,建立并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在《關于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幾個問題的建議》中,潘世炳同樣呼吁國土空間規劃要積極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發揮民營企業獨特優勢,共同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
據了解,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自然資源部隨后印發了《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對國土空間規劃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2019年年底,湖北省等近十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印發了推進實施方案。
“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對貫徹新時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潘世炳表示,總體來看,全國層面的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開展相對滯后。湖北省各地級市基本已完成開展,但進度比較緩慢,各縣市開展不足10%,技術承擔單位80%以上為城市規劃設計院所。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35.44%的地級市(州、盟)、13.22%的縣市級單位和0.14%的鄉鎮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在省級、地市、縣市、鄉鎮層面,大型城市規劃院所中標占比分別為79%、87%、63%以及54%。
在潘世炳看來,湖北全省各縣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招標工作預計在2020年3至5月份集中發布,該項工作任務重、工作周期長,在2020年底前完成幾乎不可能,而各地原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6-2020年)已全面進入實施期最后一年,2020年后“無規劃可依”的現象將會出現,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時間嚴重滯后。
潘世炳表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目前還面臨著專題研究不夠、專業融合性不強等問題。例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需要開展生態紅線劃定、基本農田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國土空間保護現狀評估、基礎信息一張圖平臺、多規合一數據整合、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適應性評價等專題,目前各地以上專題大多未開展或未完成。對地方人口結構、自然資源資產、產業經濟發展等情況以及政府財務和地質環境等狀況的專題也未進行研究。
另外,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涉及土地規劃利用、生態環境、產業經濟、礦產資源、地理信息等多種專業,但從目前開展現狀來看,相關規劃設計單位在自然資源開發保護利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和礦產資源等保護類要素等方面,還存在專業上的不足。
潘世炳認為,在國土空間編制過程中,如果以傳統城市規劃思維開展規劃工作,容易導致規劃無法落地、監督實施無法執行等問題。
對此,潘世炳建議,在全面組織開展包括生態紅線劃定、基本農田劃定等專題研究的基礎上,需要加強過多專業融合,強調多主體參與。
在潘世炳看來,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要加強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利用、生態環境、產業經濟、礦產資源、地理信息等多專業融合。在招投標工作中,要求原來的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等進行聯合投標,強化不同專業的融合和合作要求。
“除了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之外,要積極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發揮民營企業獨特優勢,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聯合參與或成立混合所有制空間規劃企業,發揮各自所長,共同高質量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潘世炳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