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踐行“雙碳”戰略,共商尾氣治理對策,共同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助力武昌區碳金融產業發展和“雙碳”目標,5月26日,武昌區檢察院舉辦“推進尾氣排放治理工作座談會”,介紹各單位推進尾氣排放治理工作情況,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結合履職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武昌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趙慧,武昌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瑛浩,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武昌區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執法大隊大隊長樂慶華,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分局交通大隊政委邵旭東等參加會議。武昌區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田勛紅主持會議。省政協常委、永業行董事長潘世炳作為行業專家受邀參會點評發言。
張瑛浩表示推進尾氣排放治理是一項系統工作,一是要切實提高站位,扛起責任,扎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二是要更新環保執法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和質效;三是要加強宣傳,凝聚共識,形成治理尾氣排放污染的良好社會氛圍。
趙慧表示,今年以來,武昌區檢察院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各級黨委政府提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實現“雙碳”目標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檢察辦案+碳匯補償”工作模式,以高質效履職服務保障武昌創建“雙碳”示范區。武昌區檢察院將以此次座談為契機,認真研究各位代表委員、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同各單位加強協作配合:一是要提高認識,抓好落實,進一步增強汽車尾氣排放治理工作力度;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凝聚合力,推進相關問題的解決落到實處;三是要注重效果,持續發力,為藍天碧水凈土貢獻檢察力量。
潘世炳表在點評發言中表示,尾氣治理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之路,武昌區作為“中碳登”基地和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尾氣治理的重要性與意義遠高于其他城區。潘世炳建議,一是要集合檢察、環保、交管等部門及高校專家,建立武昌區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聯動機制,明確“部門聯動、定期推送、季度會商、監管共建”的工作流程;二是打通12123交管平臺和環保部門大數據平臺,推進實現數據信息共享,為尾氣排放污染防治提供更多技術支撐和保障;三是建立尾氣超標賠償的基準標準,就排放超標造成大氣污染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同時,他將積極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和永業行的專業優勢,當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宣傳者、參與者、監督者、踐行者,為武昌區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做出新的貢獻。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副教授劉靜,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博士后謝忠洲,武昌區人大代表、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聽濤管理處黨委委員、副主任李敬,武昌區政協委員、湖北畫報主任記者柯文翔,人民監督員、武漢本田三廠主管唐進兵受邀參加。武昌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干警參加座談。